怎么看城市化的“下半场”?

格上财富

3周前

城市化的“上半场”,大规模的人口涌入,带来了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爆炸式增长。...而现在,消费对所有城市而言,都是内生需求增量的来源。

作者:元淦恭

来源:元淦恭说(ID:yuangg173)

前几天,今年的新一线城市榜单发布了。今年的榜单提了一个概念,叫城市化的“下半场”。

新一线的主编沈从乐在直播里问我们,如何理解“城市化”的下半场?

在我看来,“下半场”有三个明显的特征。

第一,从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。

上一轮城市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,就是“招商引资”。不管是外资企业,还是外资企业,只要把企业吸引过来,马上就有GDP、就业和税收。而且当时“招商引资”的技术含量也不高,只要便宜的土地、廉价的劳动力,对企业就颇有吸引力。

然而,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,吸引外资逐渐变得不再容易。绝大多数地方面临的更紧迫问题,已经不是“引资”,而是“留资”。

吸引外省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卷。今天的企业关心的也不再只是土地和劳动力,它们还需要产业链的配套、人才政策的支持,甚至还希望地方政府给予股权等层面的资金投入。

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过来的企业,不再只是把投资目的地当成单纯的生产基地,和当地的连接也会紧密很多。

城市化的“上半场”,外来企业可以帮助一个城市完成产业的“冷启动”,实现经济规模的快速提升。当城市化进入“下半场”,一个地方有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本土企业集群,变得空前重要。

第二,从投资驱动到消费拉动。

城市化的“上半场”,大规模的人口涌入,带来了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爆炸式增长。投资也成为驱动城市增长的核心引擎。

然而,当城市化进入“下半场”,所有城市都面临着挖掘消费需求的新命题。从前些年兴起的“网红城市”,到去年以来的“文旅热”,都反映城市对流量带来消费需求的强烈渴望。

中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,这是一个客观事实。在地产、基建和外贸支撑中国经济实现高增长的年代,消费的地位没有那么重要。而现在,消费对所有城市而言,都是内生需求增量的来源。

其实,中国很多地区和城市,并没有特别浓厚的消费传统,我甚至形容过江浙人的生活方式,是“中国清教徒”。其实,一个地方有没有夜生活,有没有“烟火气”,在我看来本身并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,但这些年几乎所有城市都想要在这上面发力,自有它的时代背景。

探索线下商业的进阶,丰富都市消费的场景,不单单是经济层面的考虑。中国已经从“快时代”进入到“慢时代”,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的世代一样,只做一头埋头犁地的耕牛。更好玩的地方,更能让人在生活与工作之间取得平衡的地方,才能在这个时代吸引人,留住人。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意识到,“好耍”也是一种生产力。

第三,聚集式的制造业,分布式的服务业。

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大格局,总的来说已经趋于固化,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产业空间布局,不会有持续性的演变。

曾经,制造业的分布是相对分散的,服务业的分布是相对集中的,而新技术革命正在颠覆这样的空间格局。

在工业革命时代,工业曾经是“逐矿而生”,哪里有煤,哪里有铁,哪里就有工业。大自然的矿藏天然是分散的,工业基地自然也是相对分散的。到了集装箱驱动全球贸易的时代,工业又变得“逐海而生”,哪里靠海,哪里有港口,哪里能形成“大进大出”的低成本优势,哪里就会迎来工业爆发。而现在,随着电子等工业门类越来越复杂、分工越来越精细,工业产能走向“逐链而居”,哪个城市、哪个区域有明显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,哪个城市和区域就会吃掉更多的新增工业产能。显然,从“逐矿而生”、“逐矿而生”,到“逐链而生”,工业产能会进一步从散点式分布走向聚集式布局。最近几年,苏锡常地区、珠三角地区的工业表现明显强于全国,就是这种制造业集中化趋势的直接反映。

服务业的情况,则恰恰相反。

在20世纪,相对高端的服务业,都依赖人与人之间的线下交流,尤其典型的就是金融、咨询、财会法律等专业服务,这些服务业实际上是“强资源导向”,只有经济资源足够丰沛的超大城市,才能形成高端服务业的聚集。

而今天,越来越多的服务业岗位,是IT和互联网创造的。无论是“大厂”,还是依托平台经济生态的MCN、代运营机构,或者单飞的“个体户”,都有了更自由的Base地选择空间。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工作协同的物理次元壁,在线办公、远程办公成为常态。很多企业(尤其是中小企业),把前台总部放在上海深圳方便接触大客户,把运营岗位放到成都、长沙(成本更低廉),这种服务业的“分布式”变革,意味着基础设施完善、生活条件优越的中西部城市,还有吸引人才和产业的新空间。

我几年前就写过,快的时代泥沙俱下,慢的时代黄沙砾金。慢下来的城市化“下半场”,会呈现和过往不同的面貌。

版权声明: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。

城市化的“上半场”,大规模的人口涌入,带来了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爆炸式增长。...而现在,消费对所有城市而言,都是内生需求增量的来源。

作者:元淦恭

来源:元淦恭说(ID:yuangg173)

前几天,今年的新一线城市榜单发布了。今年的榜单提了一个概念,叫城市化的“下半场”。

新一线的主编沈从乐在直播里问我们,如何理解“城市化”的下半场?

在我看来,“下半场”有三个明显的特征。

第一,从外生增长到内生增长。

上一轮城市化最显著的特征之一,就是“招商引资”。不管是外资企业,还是外资企业,只要把企业吸引过来,马上就有GDP、就业和税收。而且当时“招商引资”的技术含量也不高,只要便宜的土地、廉价的劳动力,对企业就颇有吸引力。

然而,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,吸引外资逐渐变得不再容易。绝大多数地方面临的更紧迫问题,已经不是“引资”,而是“留资”。

吸引外省企业的竞争也越来越卷。今天的企业关心的也不再只是土地和劳动力,它们还需要产业链的配套、人才政策的支持,甚至还希望地方政府给予股权等层面的资金投入。

通过这样的方式吸引过来的企业,不再只是把投资目的地当成单纯的生产基地,和当地的连接也会紧密很多。

城市化的“上半场”,外来企业可以帮助一个城市完成产业的“冷启动”,实现经济规模的快速提升。当城市化进入“下半场”,一个地方有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本土企业集群,变得空前重要。

第二,从投资驱动到消费拉动。

城市化的“上半场”,大规模的人口涌入,带来了房地产和基础设施的爆炸式增长。投资也成为驱动城市增长的核心引擎。

然而,当城市化进入“下半场”,所有城市都面临着挖掘消费需求的新命题。从前些年兴起的“网红城市”,到去年以来的“文旅热”,都反映城市对流量带来消费需求的强烈渴望。

中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后期,这是一个客观事实。在地产、基建和外贸支撑中国经济实现高增长的年代,消费的地位没有那么重要。而现在,消费对所有城市而言,都是内生需求增量的来源。

其实,中国很多地区和城市,并没有特别浓厚的消费传统,我甚至形容过江浙人的生活方式,是“中国清教徒”。其实,一个地方有没有夜生活,有没有“烟火气”,在我看来本身并不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,但这些年几乎所有城市都想要在这上面发力,自有它的时代背景。

探索线下商业的进阶,丰富都市消费的场景,不单单是经济层面的考虑。中国已经从“快时代”进入到“慢时代”,今天的年轻人已经不可能再像以前的世代一样,只做一头埋头犁地的耕牛。更好玩的地方,更能让人在生活与工作之间取得平衡的地方,才能在这个时代吸引人,留住人。越来越多的地方已经意识到,“好耍”也是一种生产力。

第三,聚集式的制造业,分布式的服务业。

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大格局,总的来说已经趋于固化,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产业空间布局,不会有持续性的演变。

曾经,制造业的分布是相对分散的,服务业的分布是相对集中的,而新技术革命正在颠覆这样的空间格局。

在工业革命时代,工业曾经是“逐矿而生”,哪里有煤,哪里有铁,哪里就有工业。大自然的矿藏天然是分散的,工业基地自然也是相对分散的。到了集装箱驱动全球贸易的时代,工业又变得“逐海而生”,哪里靠海,哪里有港口,哪里能形成“大进大出”的低成本优势,哪里就会迎来工业爆发。而现在,随着电子等工业门类越来越复杂、分工越来越精细,工业产能走向“逐链而居”,哪个城市、哪个区域有明显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,哪个城市和区域就会吃掉更多的新增工业产能。显然,从“逐矿而生”、“逐矿而生”,到“逐链而生”,工业产能会进一步从散点式分布走向聚集式布局。最近几年,苏锡常地区、珠三角地区的工业表现明显强于全国,就是这种制造业集中化趋势的直接反映。

服务业的情况,则恰恰相反。

在20世纪,相对高端的服务业,都依赖人与人之间的线下交流,尤其典型的就是金融、咨询、财会法律等专业服务,这些服务业实际上是“强资源导向”,只有经济资源足够丰沛的超大城市,才能形成高端服务业的聚集。

而今天,越来越多的服务业岗位,是IT和互联网创造的。无论是“大厂”,还是依托平台经济生态的MCN、代运营机构,或者单飞的“个体户”,都有了更自由的Base地选择空间。互联网打破了传统工作协同的物理次元壁,在线办公、远程办公成为常态。很多企业(尤其是中小企业),把前台总部放在上海深圳方便接触大客户,把运营岗位放到成都、长沙(成本更低廉),这种服务业的“分布式”变革,意味着基础设施完善、生活条件优越的中西部城市,还有吸引人才和产业的新空间。

我几年前就写过,快的时代泥沙俱下,慢的时代黄沙砾金。慢下来的城市化“下半场”,会呈现和过往不同的面貌。

版权声明: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。若涉及版权问题,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。

展开
打开“财经头条”阅读更多精彩资讯
APP内打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