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基绿能BC之谜:数据比拼、节奏承压与强敌联盟

智车科技

3周前

经济学中有个概念,叫卡特尔(cartel)联盟,是垄断组织的形式之一。...原文标题:隆基绿能BC道路之谜:数据比拼、节奏承压与强敌联盟|NEBR明星公司。

新能源商业评论(NEBR),致力于打造新能源产业创变时代最有质感的商业评论内容,凝聚核心产业从业力量。明星公司栏目,关注行业头部重点公司,结合企业最新动态拆解产业方向、内部战略,形成权威的系统解读。

【摘要】在晶科、天合等厂商靠TOPCon大行其道时,隆基绿能却另辟蹊径,转战BC技术路线。

进入今年,其初步成果明显,8月份,BC组件首次入选大型央企招标项目。

但在技术终极尚未产生之时,是否押注成功还很难判断,尤其在量产和度电成本上,隆基还需要极为重要的批量终试数据不断证明自己。

当然,产业界的突破向来需要孤勇者,对于向来喜欢押注非典型路线的隆基绿能来说,十面埋伏的压力之下,敢于背水一战的勇气也十分重要。

以下是正文:

行业终级技术还没有产生,无论TOPCon、异质结路线还是BC平台叠加其他技术都只是一种选择,若干年以后都有可能成为终极,但立足当前环境,我们谈的技术一定是要可量产且度电成本是最低的。

一位资深从业者曾向我们抛出这一观点。

各家中,晶科能源、天合光能等走的是TOPCon路线,国晟科技、琏升科技走的是异质结路线,而另两大巨头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则选择BC路线。

其中,TOPCon路线相对已经较为成熟,也有丰富的量产经验和度电成本测算,异质结和BC路线相对较新,却不乏被视为“行业终极”的声音,以致于不少企业也试图借此一骑绝尘,打赢下一程。

焦点尤其落在隆基绿能和其毅然选择的BC路线上。

早在2006年,隆基绿能刚刚转战光伏硅片之际,其便另辟蹊径选择单晶硅道路,彼时一众企业都在做多晶硅,也正是依靠着这样的非典型决策,隆基绿能“豪赌”成功,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。
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在TOPCon大行其道的时代,隆基绿能又一次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决定——大力加码BC电池技术

值得注意的是,如今的隆基绿能,是一家在过去三年里猛跌4500亿市值的孤勇者,当市值跌穿千亿之时,能够挽回胜局,几乎强依赖于隆基的BC路线是否真的赌对了。

而后者是一个并不容易在当下就拿到准确判断的未知变量。

01BC并不是最初路线

业内熟知的晶科能源腾飞节点,是源于2021年11月其推出应用TOPCon技术的Tiger Neo系列组件。自此,TOPCon商业化序幕开始愈演愈烈。

但可能少有人知道的是,隆基内部做TOPCon要早于这一时间。

据知情人士透露,早年公司内部有两个核心团队,分别攻克TOPCon与BC路线,相互赛马,资源互相竞争。甚至于前者一度效果优于后者,2021年中,隆基就已经打算使用TOPCon路线。

当年5月份招标时,隆基采用的是负责TOPCon技术总监的路线,同年6月,停止招标,取消招标结果;

到了9月,开启二次招标,仍采用的是TOPCon技术路线,不过换了一个技术负责人,10月份又终止;

直到12月底第三次招标,隆基最终决定采用t型的HBC(异质结背接触电池)路线。

正是在2021年,隆基绿能BC研发团队宣布成功将BC技术的生产流程简化为比TOPCON技术还要少2个步骤,后者能极大降低生产成本。

2022年,公司发布Hi-Mo 6,该产品是搭载HPBC(复合钝化背接触)电池技术的产品。其“探索家”组件产品最高功率和最高效率分别为575W、22.3%,而“科学家”组件产品则达到了590W、22.8%。

2023年隆基绿能公布Hi-Mo X6分布式光伏组件产品,同样搭载HPBC电池技术,曾被冠以“光伏屋顶之王”的称号。其包括防积灰组件、双玻耐湿热组件以及Max系列产品。

今年5月,隆基绿能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Hi-Mo 9,这是隆基绿能推出的HPBC 2.0产品,在性能上相较于Hi-Mo 6有了进一步提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BC(全背面接触)作为一种平台技术,实际能与TOPCon、HJT相结合,与TOPCon结合成为TBC电池,与HJT结合成为HBC,隆基的主要路线就是HBC。

02终试数据有待加强,项目节奏承压

如果对BC平台技术的考量仅仅停留在理论上,隆基在完成BC路线成果转化的同时就已经实现了对友商的一骑绝尘,但再回到量产和度电成本上,这个问题可能要变得更复杂一些。

业内人士表示,隆基绿能的HPBC产品是否有优势、以及如何量产,需要先进行终试,根据反馈的结果数据来支撑后续动作。

据透露,其在西咸新区的工厂有约30GW的产能量产HPBC电池,但终试数据有待加强。

这一节奏的陡然加快可能有两点原因。

其一是隆基绿能也需要做市值管理,近几年来,其市值已经猛跌4500亿元,如果继续跌下去,那些质押的股票可能面临爆仓。

第二点可能更加重要,即地方政府的压力。部分地区由于招商引资项目,政府已经做了前期投入,给隆基绿能的项目量级又很大,有的可能已经投了几十、上百亿元,当地很难接受厂房空在那里不产生收益。

招商引资的钱花出去了,GDP、就业、税收都没上去,这些压力一定会敦促隆基绿能尽早开工。

据业内人士透露,当前的隆基绿能还只能做到效率优于其他部分厂商的产品,但成本如何尚且没有数据。隆基内部的看法是,后者是个工程问题,量比较大的时候自然就能把成本打下来。这也意味着,当前隆基能给到的成本答复还比较模糊。

从这个角度看,隆基算是先赢下了效率这一局,关于度电成本能否有优势还有待后续拿到规模化数据来检验。

03BC路线的生态困境,光伏电池是否需要 “卡特尔”联盟?

经济学中有个概念,叫卡特尔(cartel)联盟,是垄断组织的形式之一。指为了垄断市场从而获取高额利润,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厂商通过在商品价格、产量和市场份额分配等方面达成协定从而形成的垄断性组织和关系。

尽管光伏电池界没有厂商明确这么做,但当前的TOPCon追随者们,的确形成了一个类似卡特尔联盟的局面。

以晶科、天合、晶澳为代表的一众龙头厂商,手握大量TOPCon专利,那些想要做TOPCon路线的厂商们都要仔细掂量一下,自己手中的知识产权是否“来路正当”,否则一个不小心,吃官司将是家常便饭。

从观感上看,近几年的光伏专利案子也的确多了不少。

这一逻辑下,坚持BC技术多年的隆基绿能似乎也只能继续做下去,TOPCon已经落下几家龙头厂商的情况下,再从“圈外”进行追赶难保不涉及专利纠纷。此时的隆基,更多的是对BC技术的不成功、便成仁。

值得注意的点是如何构建属于BC技术路线的生态。

在TOPCon路线发展初期的那几年,晶科能源并没有怎么提及知识产权问题,以致于大家都加入这个圈子,晶科也真的就带出了不少“小弟”。

不久前的8月16日,天合、晶澳、晶科等厂商还一起协办了一个“2024 TOPCon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研讨会”,进一步探讨TOPCon技术的创新突破、产能优化、应用创新、应用场景。

反观BC技术这边,只有隆基和爱旭两家厂商“孤身作战”,还远不能达到如TOPCon一般的体系化效果。

到底是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,还是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”,都很难评判。

但毫无疑问的是,TOPCon生态的成熟路线,值得隆基去思考BC技术如何带动更广阔的市场替代。

04尾声

当然,产业界的突破向来需要孤勇者。

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曾表示,“未来TOPCon会变得高度同质化,投资风险很大,投资收益率会快速降低,隆基在寻找一个能够有更长生命周期的,更加领先的差异化产品。” 

今年以来,隆基绿能也在持续扩产,决心明显。

7月份,公司总产量为5.7GW,到8月份则升至7.3GW。而晶科则从7.2GW下降到7GW,天合光能从5.2GW下降到5GW,晶澳从5.4GW下降至5GW。

而隆基绿能的HPBC二代产能已经达到1.5GW,每月产出100MW产品。

此外,隆基绿能还表示,从今年下半年开始,公司将加快BC电池产能建设,预计2025年底公司BC电池产能将达到70GW,到2026年底国内电池产能计划全部切换至BC产品。

对于向来喜欢押注非典型路线的隆基绿能来说,十面埋伏的压力之下,敢于背水一战的勇气也十分重要。

原文标题 : 隆基绿能BC道路之谜:数据比拼、节奏承压与强敌联盟 | NEBR明星公司

经济学中有个概念,叫卡特尔(cartel)联盟,是垄断组织的形式之一。...原文标题:隆基绿能BC道路之谜:数据比拼、节奏承压与强敌联盟|NEBR明星公司。

新能源商业评论(NEBR),致力于打造新能源产业创变时代最有质感的商业评论内容,凝聚核心产业从业力量。明星公司栏目,关注行业头部重点公司,结合企业最新动态拆解产业方向、内部战略,形成权威的系统解读。

【摘要】在晶科、天合等厂商靠TOPCon大行其道时,隆基绿能却另辟蹊径,转战BC技术路线。

进入今年,其初步成果明显,8月份,BC组件首次入选大型央企招标项目。

但在技术终极尚未产生之时,是否押注成功还很难判断,尤其在量产和度电成本上,隆基还需要极为重要的批量终试数据不断证明自己。

当然,产业界的突破向来需要孤勇者,对于向来喜欢押注非典型路线的隆基绿能来说,十面埋伏的压力之下,敢于背水一战的勇气也十分重要。

以下是正文:

行业终级技术还没有产生,无论TOPCon、异质结路线还是BC平台叠加其他技术都只是一种选择,若干年以后都有可能成为终极,但立足当前环境,我们谈的技术一定是要可量产且度电成本是最低的。

一位资深从业者曾向我们抛出这一观点。

各家中,晶科能源、天合光能等走的是TOPCon路线,国晟科技、琏升科技走的是异质结路线,而另两大巨头隆基绿能和爱旭股份则选择BC路线。

其中,TOPCon路线相对已经较为成熟,也有丰富的量产经验和度电成本测算,异质结和BC路线相对较新,却不乏被视为“行业终极”的声音,以致于不少企业也试图借此一骑绝尘,打赢下一程。

焦点尤其落在隆基绿能和其毅然选择的BC路线上。

早在2006年,隆基绿能刚刚转战光伏硅片之际,其便另辟蹊径选择单晶硅道路,彼时一众企业都在做多晶硅,也正是依靠着这样的非典型决策,隆基绿能“豪赌”成功,如今成为全球最大的单晶硅产品制造商。
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在TOPCon大行其道的时代,隆基绿能又一次做出了与众不同的决定——大力加码BC电池技术

值得注意的是,如今的隆基绿能,是一家在过去三年里猛跌4500亿市值的孤勇者,当市值跌穿千亿之时,能够挽回胜局,几乎强依赖于隆基的BC路线是否真的赌对了。

而后者是一个并不容易在当下就拿到准确判断的未知变量。

01BC并不是最初路线

业内熟知的晶科能源腾飞节点,是源于2021年11月其推出应用TOPCon技术的Tiger Neo系列组件。自此,TOPCon商业化序幕开始愈演愈烈。

但可能少有人知道的是,隆基内部做TOPCon要早于这一时间。

据知情人士透露,早年公司内部有两个核心团队,分别攻克TOPCon与BC路线,相互赛马,资源互相竞争。甚至于前者一度效果优于后者,2021年中,隆基就已经打算使用TOPCon路线。

当年5月份招标时,隆基采用的是负责TOPCon技术总监的路线,同年6月,停止招标,取消招标结果;

到了9月,开启二次招标,仍采用的是TOPCon技术路线,不过换了一个技术负责人,10月份又终止;

直到12月底第三次招标,隆基最终决定采用t型的HBC(异质结背接触电池)路线。

正是在2021年,隆基绿能BC研发团队宣布成功将BC技术的生产流程简化为比TOPCON技术还要少2个步骤,后者能极大降低生产成本。

2022年,公司发布Hi-Mo 6,该产品是搭载HPBC(复合钝化背接触)电池技术的产品。其“探索家”组件产品最高功率和最高效率分别为575W、22.3%,而“科学家”组件产品则达到了590W、22.8%。

2023年隆基绿能公布Hi-Mo X6分布式光伏组件产品,同样搭载HPBC电池技术,曾被冠以“光伏屋顶之王”的称号。其包括防积灰组件、双玻耐湿热组件以及Max系列产品。

今年5月,隆基绿能在西班牙马德里发布Hi-Mo 9,这是隆基绿能推出的HPBC 2.0产品,在性能上相较于Hi-Mo 6有了进一步提升。

值得一提的是,BC(全背面接触)作为一种平台技术,实际能与TOPCon、HJT相结合,与TOPCon结合成为TBC电池,与HJT结合成为HBC,隆基的主要路线就是HBC。

02终试数据有待加强,项目节奏承压

如果对BC平台技术的考量仅仅停留在理论上,隆基在完成BC路线成果转化的同时就已经实现了对友商的一骑绝尘,但再回到量产和度电成本上,这个问题可能要变得更复杂一些。

业内人士表示,隆基绿能的HPBC产品是否有优势、以及如何量产,需要先进行终试,根据反馈的结果数据来支撑后续动作。

据透露,其在西咸新区的工厂有约30GW的产能量产HPBC电池,但终试数据有待加强。

这一节奏的陡然加快可能有两点原因。

其一是隆基绿能也需要做市值管理,近几年来,其市值已经猛跌4500亿元,如果继续跌下去,那些质押的股票可能面临爆仓。

第二点可能更加重要,即地方政府的压力。部分地区由于招商引资项目,政府已经做了前期投入,给隆基绿能的项目量级又很大,有的可能已经投了几十、上百亿元,当地很难接受厂房空在那里不产生收益。

招商引资的钱花出去了,GDP、就业、税收都没上去,这些压力一定会敦促隆基绿能尽早开工。

据业内人士透露,当前的隆基绿能还只能做到效率优于其他部分厂商的产品,但成本如何尚且没有数据。隆基内部的看法是,后者是个工程问题,量比较大的时候自然就能把成本打下来。这也意味着,当前隆基能给到的成本答复还比较模糊。

从这个角度看,隆基算是先赢下了效率这一局,关于度电成本能否有优势还有待后续拿到规模化数据来检验。

03BC路线的生态困境,光伏电池是否需要 “卡特尔”联盟?

经济学中有个概念,叫卡特尔(cartel)联盟,是垄断组织的形式之一。指为了垄断市场从而获取高额利润,生产或销售某一同类商品的厂商通过在商品价格、产量和市场份额分配等方面达成协定从而形成的垄断性组织和关系。

尽管光伏电池界没有厂商明确这么做,但当前的TOPCon追随者们,的确形成了一个类似卡特尔联盟的局面。

以晶科、天合、晶澳为代表的一众龙头厂商,手握大量TOPCon专利,那些想要做TOPCon路线的厂商们都要仔细掂量一下,自己手中的知识产权是否“来路正当”,否则一个不小心,吃官司将是家常便饭。

从观感上看,近几年的光伏专利案子也的确多了不少。

这一逻辑下,坚持BC技术多年的隆基绿能似乎也只能继续做下去,TOPCon已经落下几家龙头厂商的情况下,再从“圈外”进行追赶难保不涉及专利纠纷。此时的隆基,更多的是对BC技术的不成功、便成仁。

值得注意的点是如何构建属于BC技术路线的生态。

在TOPCon路线发展初期的那几年,晶科能源并没有怎么提及知识产权问题,以致于大家都加入这个圈子,晶科也真的就带出了不少“小弟”。

不久前的8月16日,天合、晶澳、晶科等厂商还一起协办了一个“2024 TOPCon太阳能电池技术发展趋势研讨会”,进一步探讨TOPCon技术的创新突破、产能优化、应用创新、应用场景。

反观BC技术这边,只有隆基和爱旭两家厂商“孤身作战”,还远不能达到如TOPCon一般的体系化效果。

到底是真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,还是“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”,都很难评判。

但毫无疑问的是,TOPCon生态的成熟路线,值得隆基去思考BC技术如何带动更广阔的市场替代。

04尾声

当然,产业界的突破向来需要孤勇者。

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曾表示,“未来TOPCon会变得高度同质化,投资风险很大,投资收益率会快速降低,隆基在寻找一个能够有更长生命周期的,更加领先的差异化产品。” 

今年以来,隆基绿能也在持续扩产,决心明显。

7月份,公司总产量为5.7GW,到8月份则升至7.3GW。而晶科则从7.2GW下降到7GW,天合光能从5.2GW下降到5GW,晶澳从5.4GW下降至5GW。

而隆基绿能的HPBC二代产能已经达到1.5GW,每月产出100MW产品。

此外,隆基绿能还表示,从今年下半年开始,公司将加快BC电池产能建设,预计2025年底公司BC电池产能将达到70GW,到2026年底国内电池产能计划全部切换至BC产品。

对于向来喜欢押注非典型路线的隆基绿能来说,十面埋伏的压力之下,敢于背水一战的勇气也十分重要。

原文标题 : 隆基绿能BC道路之谜:数据比拼、节奏承压与强敌联盟 | NEBR明星公司

展开
打开“财经头条”阅读更多精彩资讯
最新评论

参与讨论

APP内打开